醫院發展簡史
史海鉤沉,覽70余載崢嶸歲月,醫院先后經歷了“抗美援朝”戰勤醫院、“精神???rdquo;醫院和“大??菩【C合”醫院三大發展時期。醫院先后經歷了12次更名,曾受軍隊、地方單獨或雙重領導。在不同的發展時期,醫院人肩負著不同的歷史使命,但始終不變的是執著堅守,默默奉獻,讓醫院歷經動蕩而不倒,直面危機而不懼,積累著寶貴的興院智慧,傳承著深厚的愛院情懷,蓄積著滿滿的強院自信與奮進力量!
醫院先后經歷12次更名,曾受軍隊、地方單獨或雙重領導
“抗美援朝”戰勤醫院時期(1950-1954)
1950年10月,醫院成立,原名為開原縣衛生分院。1951年1月,醫院從開原縣衛生院劃出,單獨建制,受軍、地雙重領導。同年7月,醫院劃歸東北軍區后方勤務部衛生部第六醫院管理局領導。1953年8月,醫院更名為東北軍區后方勤務部衛生部第十六后方醫院開原二所,于11月移交地方領導。
在“抗美援朝”戰勤醫院時期,醫院建筑面積為9888.7平方米,病床由建院時的250張增加至410張。職工人數由112名(醫生12名,護理人員69名)增加至210名(醫生24名,護理人員104名)。醫院僅收治志愿軍傷病員,不對外開展業務。儀器設備僅有手提式X光機一臺、顯微鏡和一般外科器械。臨床上主要開展一般外科手術,診治戰傷、慢性病。四年中,醫院共收治志愿軍傷病員3007名。
1953年開原老城園區
1953年首屆慶功大會功臣與院首長合影
“精神???rdquo;醫院時期(1955-1994)
改建階段(1955-1965)
1955年1月,醫院更名為遼寧省第十一康復醫院,醫院轉型為省屬精神??漆t院,承擔起全省精神疾病的治療、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任務。這一階段醫院建設如火如荼,先后在開原老城院部新建住院樓兩幢、在開原縣區建立分院,在沈陽市小南街設立精神病門診部。病床數由290張增加至1000張,職工人數由269名增加至517名,平均日門診量達到100.7人次。臨床上主要應用氯丙嗪、胰島素、電休克三大療法以及自主研發和運用中醫、中藥治療精神疾病。醫院建立“醫專”和“護校”,切實提高醫護人員的文化和業務水平。開展精神病發病情況普查工作,普查范圍覆蓋沈陽市兩區及開原四鄉鎮的138萬人口。醫院對精神疾病患者大膽實行“開放式管理”,廢除了舊有的捆綁、關鎖等“封閉式管理”的治療方式,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減少,大大促進了患者康復。我院的這一創舉,在國內引起極大反響,吸引全國各地的精神科專家、學者以及兄弟醫院領導慕名來院參觀學習。1965年11月,醫院總院院部由開原老城遷入開原縣內。至此,開原分院部變成總院,老城院區變成一個住院部。
1963年醫護合影
醫護人員在工作中
文革階段(1966-1976)
文革階段,醫院發展遭遇停滯。醫院行政管理權劃歸鐵嶺專區管理,沈陽小南街精神病門診部移交沈陽市衛生局管理,老城住院部被撤銷,并入開原總院。1970年,醫院派出兩支醫療隊支援朝陽、昭烏達盟地區,各配備100張床的人員及物資,開展精神病防治工作。1974-1976年間,醫院派出大型醫療隊到鐵嶺六縣一區,進行精神病普查并建立防治網點,實現全地區精神病防治網點一片紅。
恢復階段(1977-1994)
文革浩劫過后,1977年8月,醫院建起了新的病房樓,增設兩個療科。1978年醫院對工作機構設置、干部的配備等做了一系列調整,工作重點轉移到以醫療為中心的軌道上來。1982年,醫院重新劃歸省衛生廳直接領導,在沈陽增設門診部,老城住院部重新收回,成立分院。分院增設肝炎、結核病房,填補了省內精神病伴傳染病患者無處就醫的空白。同年,醫院參加《全國12地區精神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研究》,獲得衛生部乙級科學技術成果獎。1986年,醫院普查普治精神疾病的工作經驗在全國第二次精神衛生工作會議上,被命名為“鐵嶺模式”向全國推廣。1987年,醫院成為遼寧省職工醫學院精神科教學醫院,多次舉辦遼寧省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士長培訓班。1988年醫院獲批擴建病房樓12000㎡。1993年,醫院參加《中國七地區精神疾病精神衛生服務和精神與智力殘疾流行病學調查》,獲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994年醫院病房樓二、三期工程和新建家屬樓投入使用。
“大??菩【C合”醫院時期(1995-至今)
轉型發展階段:(1995-2014)
1995年6月,醫院更名為遼寧省精神衛生中心、遼寧省第三人民醫院。確立了以精神科為主,綜合科為輔的“大???,小綜合”的辦院方針。醫院先后開設了內科、外科、婦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血液凈化中心、針灸理療科以及心理科。醫院不斷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建設,不斷購進先進儀器設備,大力培養人才,積極提升醫院軟硬實力。在1996年和2004年,醫院分別與臺灣龍發堂、泰國精神衛生司建立學術交流關系,簽署雙方定期考察及學術交流協議。2000年,醫院與佳木斯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聯合辦學,開辦臨床醫學專升本學習班,努力提高醫生的職業素養和救治能力。2005年,醫院開始承擔“國家啟動中央轉移地方支付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686項目)”省級督導和技術培訓任務,同時承擔鐵嶺市686項目的執行任務。2008年,醫院對全省200余名精神科醫生進行“地震后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培訓,并選派醫生赴四川汶川開展心理救援工作。2010—2014年,醫院秉承“開源、節流、專項、新政”的發展理念,成立了遼寧省精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中央轉移地方嚴重精神障礙和農村癲癇的防治管理項目、全省精神障礙資源調查及流行病學調查、精神衛生工作培訓與督導等任務。探索出一套“黨政支持一社會協調-群眾配合”的重性精神病普查救治模式,切實降低了開原市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禍率,受到中央綜治委和衛生部的好評以及國家主流媒體的爭相報道。王哲院長在全國686項目總結會上作典型發言,參加686項目醫師也因此榮獲“中國醫師協會杰出精神科醫師星火燎原獎”。醫院多次承辦東北地區的全國精神衛生培訓會議,被省衛生廳批準為精神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與中國醫科大學心理咨詢學校聯合開辦心理咨詢師培訓班,為醫院培養了大批心理咨詢專業人才,2014年11月,心理門診成立。
1995年醫院更名為遼寧省精神衛生中心遼寧省第三人民醫院
2004年醫院與臺灣龍發堂建立學術交流關系
2005年醫院與泰國精神衛生司建立學術交流關系
2011年重性精神病普查救治模式得到中央綜治委和衛生部好評
創新發展階段:(2015-至今)
2015年6月,以王金環為院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醫院本著“厚德、精醫、合作、創新”的發展理念,與中國精神醫學領軍醫院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與中南大學湘雅二院等名院開展科研項目合作。依托名院先進的管理理念,精湛的技術優勢,強大的專家團隊,全面提升醫院品質,促進醫院快速發展。
2016年,醫院新建精神科病房樓投入使用,溫馨整潔的環境,以“家”為理念的科室文化以及“五心”周到服務,讓醫院在中國醫院最佳??坡曌u排行榜中,躋身東北精神醫學醫院前五強。
2017年,醫院啟動門診樓、機關樓裝修改造,就醫和辦公環境大大升級。醫院被省衛生計生委批準為省級重點精神??漆t院,成立了“物理治療科”,實現以往強調藥物治療向“藥物-心理-物理”的治療模式的切實轉變。精神科實行“6S”管理獲得成功,促進醫院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邁進。為更快提升醫生的醫療水平,與美籍精神醫學專家張道龍簽署合作培訓醫院協議。醫院積極倡導以人為本,促進患者心身全面康復,創新推行“人文關愛,親情服務”的優質服務模式在《健康報》上刊登,并榮獲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單位。同時,醫院持續健康推進“對口支援”縣區精神衛生防治工作,啟動了精神??漆t聯體,推進醫療資源縱向整合,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積極協助政府立法,擬定《遼寧省精神衛生條例》草案并提交到省人大。積極舉辦“醫院開放日”,制作專題片、自編自導微電影,廣泛呼吁社會消除偏見與歧視,關心關愛精神疾病患者。法醫司法鑒定所也業績斐然,入選“12348中國法網”首批部級駐場機構。2017年度,多名員工為醫院贏得殊榮,分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我最喜愛的健康衛士”、“遼寧好醫生”、“百姓心中的護理天使”等稱號,在國家級精神衛生日主題演講大賽和全國首屆公益微電影大賽上斬獲殊榮。
2015年王金環院長與北大六院陸林院長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王金環院長與美籍精神醫學專家張道龍簽署合作培訓醫院協議
2020年9月,以段穎為黨委書記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醫院開啟了黨委領導下院長負責制的新征程。新一屆領導班子高點站位、系統謀劃、科學布局、真抓實干,改“短板”變“跳板”,化“危機”為“生機”,沖破阻礙前行的“瓶頸”,迎來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黨建引領,同心逐夢。院黨委將黨建和醫院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著力把準思想“指南針”,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履職盡責、干凈擔當、勇于創新、積極作為。面對職工工作艱辛、待遇低、職業年金及住房公積金拖欠等棘手問題,黨委書記段穎帶領班子成員攻堅克難,千方百計想辦法予以解決。2021年,在編員工的工資性支出補助由原來的50%提高至70%,職工住房公積金由10%提高至12%,補繳職工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近1000萬元,大大提升了職工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為醫院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黨委書記段穎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醫院借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精神衛生工作的強勁東風,積極推出以沈陽院區為龍頭,開原院區為依托,老城院區為補充的“一院三區”發展戰略,打造功能明確,各具特色,醫、教、研同步提高,公共衛生與醫療、臨床緊密協作的精神衛生工作新格局。段穎書記帶領班子成員積極申請在沈陽市設置分院區,在遼寧省衛生健康委、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遼寧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沈陽院區已獲批無償劃撥房產7957.04平方米,爭取省本級基本建設資金3980萬元,目前,沈陽院區建設正在加緊進行中。建成后的沈陽院區將開展心理危機干預、精神疾病司法鑒定等公共衛生服務,從事輕癥患者診治、康復和心理咨詢等服務,以及精神疾病預防、科研、教學等工作。通過沈陽院區建設,吸引高層次專業人才,整合省內優勢醫療資源,打造省精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省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省未成年人心理指導中心、省精神疾病司法鑒定中心于一體,充分發揮遼寧省精神衛生中心在全省精神衛生工作中的龍頭作用,推動全省精神衛生事業發展。
現任黨委班子
對標三級公立醫院發展要求,院黨委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加大內涵發展力度,拓寬醫院創新維度,挖掘特色品牌深度,全面提升醫院的硬核實力,把“人文情懷”貫穿于醫療、護理、康復、管理等方方面面。從病房“6S管理”的便捷高效,到“一科室一特色”的用“心”服務,用“愛”溝通;從改造升級后的康復中心推出“健心、健智、健體、健能、健趣”的“五健”康復模式,到醫院園林景觀的重新規劃建設,用心用情打造鳥語花香、楓柏成蔭、隨處可歇息可健身的人文療愈空間,無不讓患者感受到溫暖、愉悅的就醫體驗,積極促進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身心靈同療愈、共成長。
為積極履職盡責,引領全省精神衛生事業發展,院黨委一方面組織力量,積極調研,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遼寧省精神衛生條例》的制定工作,提出有針對性、體現遼寧特色和亮點的建議;另一方面積極做好健康遼寧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努力提高百姓的心理健康素養。2021年10月10日,是第30個世界精神衛生日,醫院承辦了“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遼寧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啟動儀式,這項活動將持續一年。值得注意的是,遴選聘任了由社會名人、權威心理專家、教育專家、著名媒體人等組成的10名“心靈大使”,傳播呵護心靈的知識和理念;培訓數百名“心靈使者”,分布于學校、社區、大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負責所轄范圍兒童青少年群體的心理健康知識傳播與服務;成立“遼寧省心理健康專家服務團隊”,面向社會提供心理健康專業公益服務,共同搭建輻射全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通過主題微視頻大賽和建設“心靈使者”新媒體矩陣傳播,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賦能。此次啟動儀式受到人民網、央廣網、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健康報等主流媒體、視頻網站的密切關注和競相報道。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在新的戰略征程上,遼寧省精神衛生中心將繼續堅持黨建與業務互融互促,肩負起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重任,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心身健康保駕護航。
版權所有:遼寧省精神衛生中心(遼寧省精神疾病控制中心、遼寧省第三人民醫院)
地址:遼寧省開原市文化路10號
醫院聯系電話:024-73822981 遼寧省心理援助熱線:96687 或 024-73377120
遼ICP備08002005號-2 遼衛網審字【2014】第104號
鐵嶺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電話:024-72680858 郵箱:tielingjubao@163.com